你是否曾在深夜被肩部的刺痛惊醒?是否发现简单的抬手、穿衣都变得艰难?这些困扰的源头,或许正是肩周炎在悄然作祟。作为中老年人及长期伏案者的常见病,肩周炎的疼痛不仅局限于单一部位,更可能隐藏在肩关节周围的六大关键压痛点中。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些痛点在哪里。
肩周炎六大压痛点
1.喙突压痛点:肩关节前方沿锁骨外1/3向下,可触到硬质骨突——喙突。此处是喙肱肌、胸小肌的附着点,肩周炎时因炎症刺激,按压会产生明显刺痛,尤其在手臂前屈、内收时加剧。
2.结节间沟压痛点:喙突外侧一指宽处,是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的走行通道。此处按压疼痛可能放射至上臂,提示肌腱炎症或粘连,常见于长期重复抬臂动作的人群。
3.肩峰外侧缘压痛点:肩峰骨面外侧缘下方一指处,被动活动肩关节时疼痛明显。此痛点多与冈上肌腱撕裂相关,表现为上臂外侧三角肌区的弥漫性酸痛。
4.肩锁关节压痛点:肩峰与锁骨交界处的肩锁关节,因慢性劳损或外伤易引发关节炎,按压时疼痛剧烈,甚至影响肩部抬举功能。
5.肩关节后方压痛点:肱骨头与肩髃穴之间的间隙,是关节内炎症的“信号灯”。肩周炎僵硬期,此处压痛尤为明显,伴随关节活动受限。
6.肩胛骨压痛点:肩胛骨内上角、下角或内侧缘的压痛,多因肩部疼痛引发的肌肉疲劳与痉挛。长期不良姿势者,此处疼痛常呈持续性。
科学养护
保暖先行:寒冷刺激会加剧血管收缩与肌肉痉挛,外出时佩戴护肩或围巾,空调房内避免冷风直吹。
姿势管理:坐立时双肩自然下垂,避免含胸驼背;睡眠选择高度适中的枕头,侧卧时用抱枕支撑上肢。
适度锻炼:每日进行钟摆运动、爬墙练习等轻柔活动,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软组织粘连。急性期疼痛明显时需暂停锻炼,恢复期逐渐增加幅度。
饮食调理:增加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三文鱼、亚麻籽及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限制高糖高脂食物摄入。
中医理疗:针灸、推拿、拔罐可疏通经络、散寒止痛,常用穴位包括肩髃、肩髎、曲池等。
西医治疗:红外线照射、超声波等物理治疗缓解炎症,疼痛剧烈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非甾体抗炎药。
功能锻炼: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肩部拉伸与力量训练,逐步恢复关节活动度。
健康从细节开始,从今天起,给肩部多一点关爱,让生活少一份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