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C摄入不足?一文教你如何选择维生素C咀嚼片与泡腾片

时间:2025-09-05 17:06:31作者:清钰
设置字号:

维生素C(VitaminC)也叫“抗坏血酸”,它是人体不可或缺的一种营养成分。人体长期缺乏维生素C会导致坏血病,引起牙龈出血、牙齿脱落、皮肤问题,严重时会危及生命。几百年前的大航海时代,很多海员出海后经常死于一种疾病——坏血病,后来发现就是因为缺乏维生素C,所以维生素C才被人们称为“抗坏血酸”。

从我国的调查数据来看,中国65岁及以上居民平均每天维生素C的摄入量是71.8毫克,中位水平为59.5毫克/天;18~35岁成年人平均每天的维生素C摄入量是56.41毫克/天,而人体的健康推荐量是100毫克/天。

可以看出,很多人存在维生素C摄入不足的问题,主要原因是水果蔬菜吃得不够。所以,每天适量地吃维生素C没有坏处,甚至是益大于弊,而且维生素C是水溶性的,安全性比较高。

4970.png

图片由AI生成

而市面上补充维生素C的产品主要就是维生素C咀嚼片与维生素C泡腾片,这二者有什么区别?如何选择呢?接下来我将从服用方式、成分、适用人群等方面向大家介绍它们的区别,帮助大家做出更合适的选择。

一、维生素C咀嚼片与泡腾片服用方式的区别

1.维C泡腾片:需要放入一杯水中,待其完全溶解形成气泡丰富的液体后饮用,过程有点像制作一杯橙味汽水,口感清爽,尤其适合喜欢饮料的人群。

2.维C咀嚼片:而维C咀嚼片则可以直接放入口中咀嚼或含服,不需要水,吞咽方便,更像吃一颗水果糖或普通药片,非常适合在外出、办公或不方便找水时使用。

4972.png

二、成分与添加剂有差异

1.维C泡腾片:通常含有碳酸氢钠和有机酸(如柠檬酸),遇水后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从而形成气泡效果。需要注意的是,这类产品钠含量通常较高,长期或大量服用可能对血压和肾脏造成负担,高血压、肾病或需低钠饮食的人群应特别谨慎。

2.维C咀嚼片:咀嚼片为了提升口感,常会添加甜味剂、香精(如橙子、草莓等口味),甚至部分产品会加入少量糖。因此糖尿病患者在选择时应注意挑选“无糖型”产品。咀嚼片更适合儿童或对苦味敏感的人群,但长期服用需注意口腔健康,建议服用后漱口。

三、吸收速度与适用场景

1.从吸收效率来说,泡腾片溶解后为液体状态,胃排空速度快,理论上维生素C的吸收略占优势,但这种差异在实际应用中并不显著。咀嚼片需经过咀嚼和胃肠消化,吸收稍慢,但仍能满足日常补充需求。

2.就适用场景而言,泡腾片更适合希望快速补充维生素C、喜欢饮品口感的人群,但在办公室、外出旅行或没有水的环境下不太方便。咀嚼片便于随身携带,随时服用。

4973.png

图片由AI生成

四、剂量与使用注意事项

1.剂量:常见泡腾片的单片剂量较高,通常在500mg–1000mg之间,适合短期内需要大剂量补充的人群(如感冒初期)。咀嚼片剂量就相对较低,多在100mg–500mg范围内,更适合日常维持补充。

2.注意事项:使用时,泡腾片务必完全溶解后再饮用,未溶解的碎片可能刺激口腔或消化道;咀嚼片则应注意控制摄入频率,避免因酸性成分或添加糖影响牙齿健康。

五、特殊人群如何选择

1.儿童:儿童应选择剂量较低(如50mg–100mg/片)的咀嚼片,并避免使用泡腾片,以防止误吸或呛咳;

2.慢性病患者:慢性疾病患者如高血压、肾病或需控钠的人群应慎用泡腾片,糖尿病患者可选用无糖型咀嚼片;

3.肠胃敏感者:泡腾片溶解后酸性较强,建议随餐服用以减少刺激,或改用咀嚼片。

总而言之,维生素C泡腾片和咀嚼片都是便捷有效的补充方式,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关键是要根据个人的健康状况、生活习惯和口感偏好进行选择。合理补充维生素C,才能更好为健康加分。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劲元堂作为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储存服务
养生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