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p>
<p><strong>有的人说吃糖更容易得糖尿病,也有人说糖尿病和吃糖没有关系。那么糖尿病和吃糖究竟有多大的关系呢?</strong></p>
<p>在社会刚开始对糖尿病有所认知时,大家都认为,糖尿病中有个“糖”字,所以一定和糖有关系。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民众受教育的程度越来越高,医学和营养学越来越普及。大家渐渐地知道,糖尿病并不是单纯地由吃糖引起的。最新研究发现,糖尿病是因为肥胖导致的血浆中游离的脂肪酸过多,出现了肝脏胰岛素抵抗这种情况。我们要找到更准确的靶点,才能够帮助自己更好地预防和控制糖尿病。</p>
<p><a title="最不容易得糖尿病的人都有这些特点,不吃糖并不是关键因素" href="/getfile/image/byoid/6216e5e16f29be0a264427c4.jpg"><img style="display: block; margin-left: auto; margin-right: auto;" src="/getfile/image/byoid/6216e5e16f29be0a264427c4.jpg" alt="" width="444" height="333" /></a></p>
<p><strong>那么糖尿病在如今的现状如何?</strong></p>
<p>糖尿病人群的主要特点就是:轻体,粗腰围和精细化饮食。糖尿病可以说是代谢疾病中的一种。就是我们的身体不能够及时的利用从外界摄取的糖分,最终导致血糖堆积所引发的可以伤害身体的疾病。</p>
<p>所以糖尿病的根源就在于“能量物质代谢”的失调。其中,能量过剩所引发的肥胖是导致患得糖尿病的最重要的风险因素。</p>
<p>糖尿病在全世界都属于高发的疾病之一,在我们的国家更是比较严重。我们国家患病人群得糖尿病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快餐,而是因为特定的基因和饮食方式。所以为了预防糖尿病,我们并不能一味地去拒绝快餐,而是优化我们的膳食和生活方式。</p>
<p>糖尿病并不是突然“崩坏”的,而是要经过“糖前”这个阶段。</p>
<p>糖前的诊断标准为:空腹血糖浓度5.6~6.9mml/L。</p>
<p>一般正常人的血糖浓度应该小于上述的最小值。如果出现了血糖值超出了上述的最大值的情况,那么就需要去医院进行更进一步地综合检查。</p>
<p> </p>
<p>糖尿病是不可逆转的,所以糖前是我们唯一一次逆转的机会。我们要知道,治疗糖尿病是很烧钱的,所以在糖前通过改善饮食和生活方式是最简单且最廉价的摆脱糖尿病的方式。</p>
<p>与II型糖尿病关联性最大的便是过剩的热量和腹型肥胖。</p>
<p>我们要注意,“过剩的热量”并不代表着肥胖,而是内脏脂肪过多的问题。这里我们要警惕“隐性肥胖”所带来的的血糖控制不好的问题。所以糖尿病才可以说是标准的“富贵病”。</p>
<p>“能量过剩”与糖尿病密切相关,过剩的能量一般会通过高血糖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就大大地挑战了我们胰腺分泌胰岛素的能力。我们要知道的是,胰岛素不仅能够降低血糖,还能够把糖转化成脂肪储存起来,以提供能量。</p>
<p><strong>控制热量,适当且混合吃糖没有毛病。</strong></p>
<p>糖并不是导致糖尿病风险升高的直接原因,而“空热量”才是。我们在饮食时更要注意,不要把糖“喝下去”,饮料中的糖才是导致能量的过剩的主要原因。</p>
<p><strong>最后一句话,“细水长流”的饮食远远要比“发愤图强”的养生有效的多。注意对能量摄入量的控制才是最重要的。预防和控制糖尿病,我们要从源头抓起。</strong></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劲元堂作为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储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