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与黄苓

时间:2023-12-04 16:56:21作者:王武森
设置字号:

在《本草纲目》里,李时珍记载了他终身难忘的一件事。那是在他20岁左右的时候,由于科举学习,日夜苦读,患了伤风感冒,时或咳嗽,李时珍自恃年轻体壮而未在意。日久皮肤灼热得如同火烧火燎,咳嗽不止,痰涎增多。病情一直拖到夏天,更是烦热口渴,睡不好觉,吃不下饭。他给自己开了不少药方,终是“医不自医”,一连几个月过去了,仍不见一点起色。

李时珍的父亲李言闻也是位名医。他听说儿子患病,久治无效,便前往诊治。一番望闻问切后,李父笑道:“吾儿可曾记得4年前带你去为柳知府治病?那柳知府患何症?”“遍身火烧,烦躁引饮,白日加剧,此乃肺热之症也“为父给他开了何药?”“单味黄苓煎汤,以泻肺经气热之邪。”

 

言至此,李时珍恍然大悟:“啊,为儿患的正是睡热之症也。”于是,李时珍用黄苓1两,加水半升,煎荡,次服用,很快,全身热度消退,咳止线尽。中医认为,黄苓性味苦、寒,归肺、胃、胆、大肠经,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安胎之功,凡温热之症营可用之。黄苓适用

 

干湿热内蕴所致的黄痘、泻痢、热淋、疮师、温温、急性热病肺热咳嗽、血热出血及紧毒疮场等且为师热首选之药,《医学启源》言:“黄苓、治肺中湿拉,疗上热目中肿赤,校血集盛。

 

必用之药。”《主治秘诀》言:“其用有九:泻肺经热,一也,复月须用,二也;上焦及皮肤风热,三也;去诸热,四也;妇人产后观养阴退阳、五;利胸中气,六也;消肠上缕,七也;除上焦发弹湿,八也;安胎,九也。”淡零苦寒较甚,易伐气伤阴,报阳收胃,敬凡虚热、虚准便溏、胎寒欲坠者,皆应忌用。中病即止,不宜滥用便溏、胎寒欲坠者,皆应忌用。中病即止,不宜滥用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劲元堂作为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储存服务
健康快报